您当前的位置: > 山寨币 >

区块链“混合应用”的三个模型-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2020-10-05 00:42

区块链“混合应用”的三个模型,第一种模式是云式模型,主要特点是区块链属于应用系统中的一部分或者一个组件,例如:做食品溯源,就做个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系统;要做供应链管理,就是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这种应用模式下,应用开发与管理者可以调用区块链的功能,非开发者不能调用,因此这种应用模型主要是联盟链。整个链只是为某个业务而服务的,新建一个应用系统就部署一个新的链就可以了,不会有两种相互无关的业务共用一个链,就像是使用云主机或者云数据库。当然,参与这项业务的多个合作伙伴会共享这个链,这件跟传统的云服务略有区别,也是区块链的应有之义。

       这个模式的基本逻辑简单而明确:区块链是去中心化数据库,如果有业务场景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必须要在相互独立的多个参与者那里同时记录并且保持一致,那么区块链按理说应该比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库更有效,这种场景就是我们常说的多方参与的业务流程,比如供应链、跨境转账等等。此外,区块链系统的部署、管理,尤其是升级,仍然要涉及多个参与方,这个层面是否能达成共识,肯定比计算节点共识机制复杂得多,比起系统间互联的成本高还是低,也是个未知数。

       在笔者看来,这种模型本质上还是以第一世界的眼光去看待区块链,只是把区块链作为底层数据库的一种替代物。既然采用第一世界的角度去看问题,也就必须服从第一世界的商业逻辑:云模式的区块链系统,唯一的用武之地就是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化系统大幅度降低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最典型的就是跨国汇款这类的应用,除此之外尚未看到特别有说服力的成功案例。

       第二种模式是链式模型,大家听说过的公有链领域的应用,主要是这种模型:在游戏领域,可能叫XX游戏链,在广告领域叫YY广告链等等。简单说就是设计一个自己做的链(主要是公有链),在技术上适应某个领域的应用场景。这种模型有一个好处,因为链是自己做的,可以把链的功能和数据结构设计到很适合这个领域的业务模型,这样就能在应用场景中去发挥一些区块链的优势,从而吸引领域中的各方参与到一个生态环境中来。实际上,前一阶段国内国外的各种ICO项目,大体上是这个思路。

       这个模式的核心逻辑也比较明确:某些领域的应用模型天然存在着去中心化的特性,因此其系统建设当然适合于采用去中心化数据库。笔者看来,这种模型比较接近于DAPP的理念,也就是从第三世界的角度出发,希望创造出新的应用模式,来改进甚至颠覆现有的应用。因此,其设计必然是采用应用服从链的模式,以链为核心的数据结构,在上面构建领域系统。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只要某个领域存在着商品/服务的提供,就必然需要中心化的应用模式来满足固有的管理需求,链上的设计只能满足去中心化的那部分信息/资金流转,所以最终还是需要两方面对接的模型。就像刚才举的例子:我写一篇文章发给一万个人,区块链怎么做这个事情呢,总不能我发给第一个人可以,发给第二人就是双花了?因此发文章的管理一定是个传统的中心化系统。

      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我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终你会发现,你在链上做的很多设计,都不足以满足一个领域的绝大部分管理需要,仍然需要跟传统系统对接,在链的层面上做再多的功能,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类应用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哪个真正流行起来或者实质性解决了领域的痛点,主要就是这方面原因,未来的发展,一定还是要回归中庸之道,实现领域应用和区块链特性的平衡。

       第三种模式,我称之为收银台模型或者POS机模型,这名字听起来有点突兀怎么一下子出来这么具体的一个概念,跟前面的云式模型、链式模型这两个高层次的概念似乎不匹配。也许未来大家可以帮这个模式想一个更好的名字,我这里只说一下这个概念的根源:前面提到过,商场对接支付宝/微信,是一种中心化+中介化的模式,但是商场其实一直有另一种支付方式现金。

       这个系统能够实现这样的流程:我给你一张纸币,你要给我记账,还要找零,还要打印收条,最后把商品给我这些事情都能计算得很清楚。也就是说,一个系统能把现实世界中的一张纸和我的计算机系统对接起来,并且保证不出错,这种模式很了不起:大家如果了解一些金融或者零售行业的基本知识都知道,在POS机这个东西出现之前,收银员对纸币的管理那简直是一塌糊涂啊,各种算错账的、贪污作案的、丢钱的比比皆是,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大幅度改善了这些问题。